Wong Kar-wai
碎片化的艺术
1958年出生的王家卫,这位忧郁的唯美主义者,是当代少数展现出独特风格的电影人之一,他的电影作品一眼就能被辨识出来。他曾学习过平面设计,后来又撰写过剧本,最终于1988年凭借《旺角卡门》转入幕后。这部处女作虽然延续了当时成功的犯罪电影的逻辑,但又与时俱进,并已带有其导演的印记。相比动作场面,王家卫更关注坠入爱河的爱情,并倾向于扭曲画面,而这一特质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将日益凸显。
1990年,王家卫执导了《阿飞正传》 ,这是他第二部电影的短片,因为它是从最终未制作的部分中截取的,而这部分最终并未制作完成,原因是他与制片人发生了重大分歧,制片人发现这些样片后心烦意乱。这种冲突的酝酿过程在他的项目中反复出现,无论是因资金短缺而中断( 《东邪西毒》),还是无限延长的制作周期( 《花样年华》,其拍摄长达十五个月),甚至是重新创作的结果( 《堕落天使》和《2046》都是从其他电影中“剪掉”的片段,分别来自《重庆森林》和《花样年华》)。这种复杂性反映在王家卫的创作过程中,他擅长即兴创作(演员很少有剧本),即兴创作源于拍摄和剪辑之间的对话,两者相互影响。
王家卫与他的追随者保持着密切的合作,他们分享着自己的创作理念,张叔平担任艺术指导,而杜可风则尤其擅长摄影。他们共同构筑了一种碎片化、冲动而狂热的美学,始终受其与时间的构成性关系所驱动。时间既被稀释又被加速,构成了他作品的骨架,有时甚至直接以时间作为主题:一罐菠萝的保质期对应着《重庆森林》中一段逝去的爱情;而“2046”则是一部电影的片名、故事发生的年代、一个酒店房间的号码和一次邂逅,也是香港命运多舛的一年,是其最终并入中国大陆之前的最后一年。
空间是王家卫电影中另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,它常常显得局促,象征着城市和心理上的幽闭恐惧症,而空间则成为主人公的转喻表达(例如《重庆森林》中“哭泣”的公寓)。王家卫重温童年时期的热门电影类型,从武侠片(例如《东邪西毒》中的剑侠情缘)到功夫片(例如《一代宗师》),他透过一种令人迷惑的叙事棱镜,探索着他那些关于流浪与穿越的故事。他的电影分支不断,抛弃线索,跳跃时间,玩弄重复。从这股漩涡中涌现出一种支离破碎、充满哀伤的诗意,注入了一种萦绕我们心头久久的忧郁。